broken image

MAKE A CRITICAL AND AMAZING IMPACT!

    支持奉獻 / Support
    • 首頁
    • 認識我們
    • 國際年會 
      • 國際年會 2024
    • …  
      • 首頁
      • 認識我們
      • 國際年會 
        • 國際年會 2024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MAKE A CRITICAL AND AMAZING IMPACT!

      支持奉獻 / Support
      • 首頁
      • 認識我們
      • 國際年會 
        • 國際年會 2024
      • …  
        • 首頁
        • 認識我們
        • 國際年會 
          • 國際年會 2024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東方掀起普世宣教浪潮

      亞洲論壇影響力 開往水深之處

      · IMPACT-GLOBAL

      【特派員陳敬恩/泰國曼谷報導】

      2024年5月1-3日,來自世界各地30個國家的38位教會、宣教機構及網絡和職場領袖們,聚集在泰國曼谷召開了COALA「泛亞州、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Christ of Asia, Middle-East, Africa and Latin Americ)的國際宣教聯合會。本次大會以「從基督教世界到多中心化的宣教模式」(From Christendom to Poly-Centric Missions)為主題,共同探討新時代宣教動態和未來合作發展的新策略。

      本次COALA大會聚集了亞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等地的宣教領袖們,進行一次面對面對談,並提議要更廣泛地召集這些「主流世界」的宣教領袖們,一起探討新時代的宣教策略,啟動新時代的宣教運動。

      13國宣教領袖發表新時代宣教公報
      持續4天3夜的COALA大會經過各國代表的匯報和探討後,在馬來西亞衛理公會榮休會督華勇博士(Bishop Dr. Hwa Yung)的協助下,整合出了一份由與會13國宣教領袖們連署簽名共同發表的「世界宣教運動革新,東西方重心轉移」新時代宣教模式的公報及聲明 。

      此次COALA 大會主席姜大興牧師(Dr. Jonas D. Kang)的開場致詞中清楚地說明表示,「過去的宣教被視為是由西方基督教國家差派往全世界的宣教運動,但現今時代的宣教模式可以被稱為「多中心化」 (Polycentric)、全方位(Omni-Direction)、多群體(Multi-Lateral)的宣教特質。上個世紀,基督教仍以歐美為中心,如今基督教宣教趨勢已經移動到亞洲、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換句話說,過去被視為宣教禾場的地區,如今可能已經轉變為宣教差派的主力。」 

      姜牧師表示「過去,西方宣教模式往往容易以優越感強勢主導,福音時常被西方文化包裝、淡化,甚至棄絕禾場當地的傳統文化及思維,導致無法繼續在禾場的社會中深根。近年來,宣教運動較強大的主流,有很大部分是在如韓國或新加坡等國,但也同樣落入使用對當地文化不夠敏感的方式,強壓自己的文化及傳統在別人身上。如今,這些傳統認知的宣教模式開始被新的主流世界的多中心宣教模式所挑戰及革新。因此西方宣教也必須開始承認及接納這樣的革新宣教模式,開始把自己視為同等的合作夥伴及支持者,而不是當今的宣教主導和控制者。」

      姜大興牧師提到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最有影響力的25位福音派領袖之一」的溫德博士(Ralph Winter);他曾說:「如果西方宣教運動不找到一個能與非西方宣教主力合作的方式,那麼西方宣教運動將會面臨悲劇。」如今這句話正在應驗中。

      姜牧師最後總結,這個時代的宣教必須是在聖靈大能的引領下,以對當地文化敏感的方式,謙卑陪伴支持,勝過強勢主導,成全當地教會興起,支援當地教會發展本地化宣教工作,並且在國度裡資源共享,不為自己,只為完成主的大使命。

      主流世界的轉換崛起時刻
      Korea World Mission Association(KWMA)國際合作部祕書長盧聲天牧師(Dr. Paul Noh)表示,過去世界幾大關鍵宣教機構如洛桑運動 (Lausanne Movement)、國際事工差傳(SIM)、國際環球福音會(WEC), 或萬國兒童佈道團(CEF)都是西方宣教士發起的宣教運動和組織,而如今它們的領袖慢慢不再是歐美人士,而是亞洲、非洲或拉丁美洲的人了。這很明顯地透露出西方宣教力量的式微,主流世界的轉換崛起時刻。然而COALA大會期待不只是門面包裝上的轉換,而是整體宣教思維及策略的全面革新。

      在三天的研討會裡,COALA 所代表的各地區宣教領袖們匯報了各自組織及地區的宣教進展。不論國家大小或基督教的普及率,都可看見亞洲、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地區都正在積極動員教會,推動全球宣教事工。

      broken image

      南美洲華人教會等待華人宣教士
      其中,來自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特所尺牧師(Ps Tsagaan Owgon Atlantsooj),在分享中指出,即使蒙古只有300萬人口,他們仍然開始推動跨文化宣教,期待把福音帶到成吉思汗統治走過的地方。巴基斯坦的唔雅拉牧師 (Ps Ujala Hans)、尼泊爾的拉賓牧師(Ps Rabin Tamang)、斯里蘭卡的薩納特牧師(Ps Sanath Kumara),和印度的庫尼透利牧師(Ps Khunitoli Chishi)也都分享表示,他們雖然都來自於受逼迫的國家,可是這沒有阻止他們的教會,反而激發他們更迫切地成為宣教差傳的教會。

      拉丁美洲宣教聯盟 (Cooperación Misionera Iberoamericana ,COMIBAM)也積極推動了上千個宣教機構,差傳了3萬多名宣教士到世界各地做跨文化宣教。同時,拉丁美洲宣教聯盟開始積極連結亞洲地區,渴望互相攜手成為祝福,大力推動跨文化宣教進入亞洲地區。拉丁美洲宣教聯盟的李約翰牧師(Dr. Juan Lee)表示,根據他多年的觀察,目前南美洲至少有500萬的華裔移民人口,然而南美洲的華人教會卻寥寥無幾,他呼籲華人教會也需要積極參與世界宣教,勇敢走出來。

      韓國跨文化網絡(Korea Intercultural Network,KIN)執行長文牧師(Dr. Barnabas Moon)也分享他在世界各地鼓勵教會起來做跨文化宣教的經驗。因為這時代是一個移動的時代,留學、工作、移民,讓列國萬邦的人不停地到處遷移,只要教會願意,在自己的城市一定能找到跨文化的群體,就可以開始跨文化福音事工了。文牧師表示,2024年韓國的移民人口已經高達259萬4,936人,其中中國移民人口有 95萬1,516人,占移民人口的36.7%;因此韓國教會對華人的宣教極其看重,期待透過對海外僑胞的宣教策略,把福音繼續反推進中國和其他跨文化地區。文牧師也盼跟台灣及海外眾華人教會合作積極響應,一起興起投入世界宣教。

      然而,新時代宣教路上仍然有重重關卡,各地隨著自己的社會現況,也會面臨各類環境條件的挑戰,可說是內憂外患。從外界而來的挑戰包括:政治及宗教迫害、異端興起、同運抗爭,以及和其他世俗化拉扯的挑戰。 同時,新科技AI網路時代下,教會內部也有不同的挑戰,例如:領導力的缺乏、宗派主義的分歧、教會內不扎實的門訓,還有數位新時代快速演變等挑戰。

      大會邀請來自台灣的亞洲論壇影響力中心執行長鄭忠信專題分享回應,他透過分享也介紹 「亞洲論壇影響力中心」自從2020年起,開始積極在亞洲連結華人教會與領袖。他特別強調「後疫情時代」的教會不但要能繼續宣教,也要能夠生存在這快速多變的時代中,更應該勇敢跨出習慣與舒適圈,重新思考如何回歸大使命宣教的路。教會未來宣教若要有所突破,就需要有一個有未來性、創新及轉化的教會與宣教策略(A Futuristic, Innovative, and Transformative Church)才能突破面對以上各國提出的宣教困境,創造關鍵奇妙的影響力 (Making a Critical and Amazing Impact)。

      普世宣教 東方神起
      鄭執行長表示,百年前的宣教士都是背著行李,帶著專長與資源,到異國他鄉,不但講聖經、傳福音,更親自參與其中,解決當地的民生需要問題,讓宣教禾場的心土都鬆軟,撒下的福音的種子逐漸發芽。然而,新時代的宣教士雖有熱忱使命,但卻沒有能力去改變禾場環境與人民的需要。他建議,新世代的宣教士必須具備更多訓練與解決問題能力,也要能夠成為新禾場的幫助與祝福。

      鄭執行長認為,宣教士不能只傳講耶穌的愛、只傳講「道」,還要帶給他們「路」,用專業和資源指引他們「有路」可走。宣教士自己要有能力「生存」,才能幫助他人改善生活、有經濟能力和未來發展。如此一來,未信者自然能敞開心聽福音。而宣教士再透過傳遞基督信仰的生活方式,自然能接地氣地帶人進入與主同行的生命。

      鄭執行長接著借用台灣台積電晶片的例子,說明基督徒如同當今的半導體晶片,雖然很小但具有非常關鍵性影響力;無論處於什麼環境,都能改善現狀,成為智慧科技與未來生活所需。宣教也可從教會進入社會各層面,產生世界關鍵影響力。

      所有與會者聽了都非常感興趣與認同,也頗得啟發,期待未來繼續與亞洲論壇影響力中心連結,並探討新時代創新宣教策略。

      來自14億人口印度的宣教機構代表,印度宣教協會(India Mission Association, IMA)執行長以撒博士(Dr. Isac Soundararaja)與拉丁美洲宣教聯盟的李約翰博士(Dr. Juan Lee)也積極邀請鄭執行長及亞洲論壇影響力中心聯盟成員,到中南美洲交流合作、交換資源。

      眾與會者期待高雄 11月5-8 再會
      拉丁美洲宣教聯盟(COMIBAN)與會的幾位核心領袖,包括韓裔李約翰博士 (Dr. Juan Lee)、薩爾瓦多的路易斯博士(Dr. Luis Morales)、柯斯大黎加的艾倫博士(Dr. Allan Matamoros)、巴西的胡里歐博士(Dr. Julio Moromisato),及尼加拉瓜的艾迪博士(Dr. Eddy Fonseca),一致邀請鄭執行長於2025年率領團隊到巴拿馬參加5年一度的「拉丁美洲宣教聯盟國際大會」(COMIBAN International Congress)分享,因為這正是拉丁美洲教會最需要聽見的信息。

      在伊拉克宣教的埃及裔艾米爾牧師(Ps Emil Karam)表示,中東地區不但資源缺乏,更是乏有效的裝備和策略,所以鄭執行長傳遞的未來性、創新和轉化的教會,是中東宣教的突破關鍵。

      新加坡亞洲之旅協會(Asian Journeys)執行長柯博士(Dr. Lawrence Ko)也表示,聽完亞洲論壇影響力中心介紹中的創新與轉化策略,不得不說這是本次大會最需要聽到的突破性答案。

      與會的亞洲列國代表也紛紛表達期待今年底、11月5-8日,在台灣高雄舉辦的「第三屆亞洲論壇影響力國際年會」,並表示將親自赴會,共同來連結與觀摩台灣教會的宣教成果與合一興起。

      Previous
      22國宣教代表匯聚曼谷 召開AMA亞洲宣教年會
      Next
      新世代牧養需要策動者!
       Return to site
      Cookie Use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security, and data collection. By accepting,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for advertising and analytics. You can change your cookie settings at any time. Learn More
      Accept all
      Settings
      Decline All
      Cookie Settings
      Necessary Cookies
      These cookies enable core functionality such as security, network management, and accessibility. These cookies can’t be switched off.
      Analytics Cookies
      These cookies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our website and help us discover errors.
      Preferences Cookies
      These cookies allow the website to remember choices you've made to provide enhanced functionality and personalization.
      Save